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不同器官受损的发生率、发生顺序、及其与窒息程度、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128例窒息新生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8例窒息新生儿中70例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其发生率为54.68%,其中重度窒息组发生率为83.09%,轻度窒息组为40.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窒息组病死率28.57%,轻度窒息组病死率11.62%,说明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与窒息程度有密切关系;(2)小于胎龄儿并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2%,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86.67,说明胎龄及出生体重也是导致多脏器损害的重要因素;(3)受累器官发生顺序依次为脑(47.65%)、心脏(42.97%)、肺(34.37%)、肾脏(27.34%)、代谢(22.66%)、消化道(17.97%)、肝脏(14.84%).结论 积极做好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及低体重儿出生,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新法复苏,保护多脏器功能.
推荐文章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损害
窒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窒息,新生儿
心脏损害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衰竭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功能损害
围产因素
预防对策
新生儿重度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重度窒息
多器官功能损害
复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儿窒息致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及干预
来源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脏器 损害 预防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2
字数 25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639.2009.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春燕 52 258 10.0 15.0
2 师冬琳 7 39 3.0 6.0
3 庞随军 42 185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
窒息
脏器
损害
预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季刊
1672-2639
61-1408/R
大16开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52-2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5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