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室早)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1 8例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采用激动顺序标测,靶点Ⅴ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提前30~50 ms,温控大头导管温度65℃~70℃·放电240 S. 结果:靶点位于主动脉左窦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1~2cm,即刻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内,18例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均仍见室早.由术前(281 57±1360)次/日降低为术后(856±310)次/日.术后1个月后,除4例器质性心脏病者仍见室早(697±263)次/日,其余患者室早消失.随访3~24个月无复发. 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左窦的室早安全有效,器质性心脏病者也可以尝试射频消融治疗.
推荐文章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的房性心动过速的效果
主动脉
心动过速,异位房性
希氏束
导管消融术
无冠窦
两例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及导管消融治疗研究
心动过速,室性
Valsalva窦
室性早搏复合征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
心电图
快速解剖映射技术指导下主动脉窦内起源室性早搏的导管消融治疗
快速解剖映射技术
导管消融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起源于主动脉左窦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来源期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583.2009.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万兴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31 158 7.0 11.0
2 靳晨亭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14 62 5.0 7.0
3 周晓舟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37 282 9.0 14.0
4 朱桂平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9 184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673-6583
31-1951/R
16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4-188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