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入住我院的VLBWI 86例,分为PICC 46例和外周静脉穿刺(PIV)组40例,观察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体质量增长情况、低血糖持续时间和感染指标.结果 PICC组静脉穿刺次数为1.4±0.2,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为61.2±8.7,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为(12.8±2.8)d,低血糖持续时间为(1.9±1.4)h,与PIV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感染指标阳性率和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置管术,是有效地应用于VLBWI的长期通畅的静脉通道.
推荐文章
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
股静脉
输液
并发症
分时段中心静脉置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中心静脉置管
脐静脉置管
分时段
护理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观察及应用分析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新生儿
置管长度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ICC置管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5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1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09.06.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春晓 浙江省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4 29 3.0 4.0
2 程可萍 浙江省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6 8 2.0 2.0
3 胡源 浙江省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ICC置管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月刊
1673-4912
11-5454/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7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8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2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