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从全国采集的土样中收集到的28个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分离并筛选出28株高毒力共生菌菌株,对高毒力菌株的杀虫毒素进行初步提取,并以亚洲玉米螟和玉米小斑菌作为供试昆虫和供试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生菌毒素对两种病虫害均有一定的胃毒活性和抑菌作用,其中菌株5-5B毒素的杀虫抑菌活性最为明显,处理后120 h对亚洲玉米螟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43.70%,抑菌圈直径为34.00 mm.
推荐文章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玉米螟幼虫的杀虫活性
昆虫病原线虫
共生菌
生物测定
9种药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玉米小斑病
病原菌
杀菌剂
抑菌试验
亚洲玉米螟防治技术浅探
玉米螟
防治
技术
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
甜玉米
亚洲玉米螟
斯氏线虫
玉米螟赤眼蜂
生态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共生菌毒素对亚洲玉米螟和玉米小斑菌杀虫抑菌活性的测定
来源期刊 玉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共生菌毒素 亚洲玉米螟 玉米小斑菌 生物防治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5.13|S482.3.9
字数 1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丛斌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54 1944 21.0 37.0
2 刘彦群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45 305 11.0 15.0
3 董辉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00 554 13.0 16.0
4 王欢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9 132 6.0 10.0
5 杨吉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生菌毒素
亚洲玉米螟
玉米小斑菌
生物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米科学
双月刊
1005-0906
22-1201/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12-13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924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