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自2002年3月17日至4月15日在锚定测流站平均位置(20°49′57″N,120°48′12″E)处观测海流,在吕宋海峡从卫星绝对地形导出的地转流(简称为卫星地转流)以及采用最大熵方法作谱分析,研究了吕宋海峡海流的结构和变化.在锚定测流站处亚潮流表明,当水深增大时,流速减少,流向则以反气旋方向旋转.这揭示在上层海流向南海进入,而在中层南海水向太平洋流出.在吕宋海峡海流的垂直结构充分地显示吕宋海峡的三明治结构,虽然在海底附近水层并未进行观测.谱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以下显著的谱峰周期:(i)在垂向方向上潮流变化;(ii)在200和500 m处,对于频率.f>0和厂<0的两种情况,都存在周期约为4~6d,而在800m处只在f>0情况下存在上述周期;(iii)在200,500和800 m处,对于f>0和f<0两种情况都存在周期约为2~3 d.上述结果揭示吕宋海峡海流自表层至800 m整个水体都存在显著的天气尺度的变化.从观测流和水文与卫星观测都揭示在2002年春季吕宋海峡并不存在黑潮流套.
推荐文章
2008年8-9月份吕宋海峡西南侧锚定ADCP的斜压海流观测
ADCP观测
吕宋海峡
潮流
近惯性振荡
2010~2011年吕宋海峡西侧潜标观测的初步分析
吕宋海峡
潮流
近惯性振荡
孤立内波
季节变化
内潮对吕宋海峡地转流动力计算的影响
吕宋海峡
地转流
重力位势
内潮
温盐剖面扰动
基于卫星漂流浮标的南海表层海流观测分析
卫星跟踪漂流浮标
卫星高度计
南海表层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用观测与卫星资料得到的地转流和谱分析研究2002年春季吕宋海峡海流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D辑 学科
关键词 2002年春季海流观测 吕宋海峡海流 谱分析 最大熵方法 潮流和天气的变化 卫星地转流 三明治结构 黑潮流套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0-38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耀初 11 271 7.0 11.0
2 廖光洪 7 45 4.0 6.0
3 王惠群 5 67 4.0 5.0
4 楼如云 4 60 3.0 4.0
5 陈洪 3 4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002年春季海流观测
吕宋海峡海流
谱分析
最大熵方法
潮流和天气的变化
卫星地转流
三明治结构
黑潮流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月刊
1674-7240
11-5842/P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1079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