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叶柄维管束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野生大豆从茎中分出的3个叶迹,在叶柄基部先愈合成维管柱,然后再分开进入叶柄;叶柄维管束在分出3小叶之前,再发生不同程度愈合,形成圆形维管柱进入2个侧小叶柄;剩余的维管束再分离进入中间小叶柄.同样,中间小叶柄维管束在进入叶片之前也要愈合成维管柱后,才逐渐进入叶片,形成叶脉.
推荐文章
即墨野生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野生大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
生物信息学
野生大豆(Glycine.soja)抗锈鉴定
野生大豆
大豆锈病
抗性鉴定
大豆结荚习性、荚色和种皮色相关野生片段分析
野生大豆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荚色
结荚习性
种皮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叶柄维管束分化观察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叶柄 维管束分化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9
字数 32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奇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8 190 8.0 12.0
2 叶永忠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1 1463 20.0 27.0
3 郑慧敏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75 3.0 4.0
4 刘铁梅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6 2.0 2.0
5 李桂玲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7 251 8.0 14.0
6 李芸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 89 3.0 6.0
7 安春香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生大豆
叶柄
维管束分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340
41-1112/S
大16开
郑州文化路95号
36-132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