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针对定向气井比直井更难干排水采气的问题,对于高气液比(气液比大于1 400 m3/m3)的产水定向气井,Turner等人建立了圆球液滴模型计算高气液比临界产量,并应用于现场实践;同时李闽等人提出了椭球液滴模型,有效地指导了气田生产.但是传统的液滴携液计算模型在预测高气液比定向气井临界产量时,忽略了井斜角度变化对临界产量的影响,导致了定向气井临界产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根据井斜角度、曳力系数与雷诺数(在1×103~2.2×105或2.2×105~1×106范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定向气井高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可用于计算高气液比定向气井的携液临界产量.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生产实际更加吻合,从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推荐文章
定向气井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新模型
定向井
气井
临界携液流量
液膜模型
Turner模型
修正系数
排水采气
合理配产
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
气井
产量
气水比
流体流动
数学模型
定向气井临界携液流量预测新模型
定向井
气井
临界携液流量
液膜模型
Turner模型
修正系数
排水采气
合理配产
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
气井
产量
气水比
流体流动
数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定向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预测模型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定向井 气液比 排水采气 雷诺数 速度 产量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及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09.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亮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 85 330 9.0 15.0
2 王明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天然气事业部 17 113 6.0 10.0
3 杨文明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 12 91 6.0 9.0
4 余鹏翔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天然气事业部 7 34 1.0 5.0
5 吴进超 2 3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96)
二级引证文献  (125)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4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9(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定向井
气液比
排水采气
雷诺数
速度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