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有效组分生物碱、苷对凝血酶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株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1)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以凝血酶(Thr)刺激,加入原方、生物碱、苷后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黏附分子PECAM-1(CD31)、ICAM-1(CD54)、E-selectin和PKCα的表达;(2)培养的ECV-304细胞,分别给予Thr、Thr+H7[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PMA(佛波脂)、PMA+H7、Thr+CATG(组织蛋白酶-G)、Thr+原方、Thr+生物碱、Thr+苷,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 α,PKCα)、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MAP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p-ERK)和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1)凝血酶刺激后黏附分子PECAM-1、ICAM-1和E-selectin增强(P<0.05).与凝血酶组比较,原方组这3种黏附分子表达降低(P<0.05);生物碱组和苷组PECAM-1、ICAM-1表达降低(P<0.05), E-selectin表达无显著变化;(2)凝血酶可促进ECV-304细胞PKCα的表达(P<0.01).PKC激活剂PMA刺激细胞后,PKCα表达增强(P<0.01);PKC抑制剂H7作用于PMA刺激的ECV-304细胞后,PKCα表达被抑制;PAR-1抑制剂CATG作用于凝血酶刺激的细胞后,PKCα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原方(50、100 mg/mL)、生物碱(2 mg/mL)和苷(1.25、2.5、5 mg/mL)均可显著抑制凝血酶诱导的PKCα表达(P<0.05);(3)凝血酶刺激后细胞p-p38MAPK及p-ERK表达无变化,加入PMA、H7、CATG后,p-p38MAPK及p-ERK表达亦无变化.原方及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对p-p38MAPK和p-ERK表达无显著影响;(4)各组NF-κB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下调凝血酶诱导的ECV-30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生物碱和苷可能是方中产生该作用的有效物质.凝血酶激活ECV-304细胞的作用主要是通过PKC活化而介导的,p38MAPK、ERK、NF-κB信号通路并不是凝血酶活化ECV-304细胞的主要信号途径,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组分生物碱、苷可能通过抑制凝血酶激活PKC这一信号途径而发挥其抗凝血酶活化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推荐文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动脉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
细胞黏附分子
高脂血症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其黏附分子的相关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
基于体外实验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计数8
划痕迁移法
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大鼠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血府逐瘀口服液
微血管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
缺氧/复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阳还五汤有效组分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血管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 信号转导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0-4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
字数 4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5370.2009.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花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实验室 83 876 17.0 25.0
2 邓常清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实验室 70 815 17.0 26.0
3 欧明娥 1 18 1.0 1.0
4 唐利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生理实验室 9 82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16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阳还五汤
血管内皮细胞
黏附分子
信号转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2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