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和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g2+-ATP酶和G-6-P酶活性变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光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Mg2+-ATP酶与G-6-P酶定位,探讨酶活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Mg2+-ATPase定位在淋巴细胞膜下方,G-6-Pase定位在细胞质内;两种酶平均光密度(AOD)值在胃癌和大肠癌患者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低分化癌组低于高分化癌组(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有转移组(P<0.0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Mg2+-AT'P酶与G-6-P酶活性与胃肠肿瘤恶性度呈负相关.
推荐文章
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大肠癌
化疗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亚群
硒对淋巴细胞抗大肠癌作用影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结直肠癌
T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免疫球蛋白
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大肠癌
化疗前后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55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肠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癌和大肠癌患者血淋巴细胞酶活性的变化
来源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癌 大肠癌 淋巴细胞 外周血 Mg2+-ATP酶 G-6-P酶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18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玉文 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 66 402 11.0 16.0
2 蔡朔 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 17 104 6.0 10.0
3 王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 63 134 6.0 8.0
4 刘海兴 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 26 8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大肠癌
淋巴细胞
外周血
Mg2+-ATP酶
G-6-P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6-2947
21-1347/Q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中国医科大学
8-11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6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