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江门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公司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为对象,中试处理工艺采用二级A/O法,与原有的SBR工艺相比,提高了生化处理的效率,将污水停留时间由20 d缩短至7 d.该工艺将好氧区和厌氧区分开,形成序列式硝化-反硝化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后续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可使渗沥液中残余的有机成分和氨氪进一步去除.一级A/O池、二级A/O池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6%、47%,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7%、91%.上向流BAF比下向流BAF对COD的去除效果更好,两者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0%和55%.
推荐文章
垃圾渗沥液A/O生化-PW生物膜处理技术
渗沥液
A/O生化
PW生物膜
硅藻精土处理垃圾渗沥液工艺初探
渗沥液
填埋
硅藻土
改性
国内外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综述
垃圾填埋场
渗沥液
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的探讨
垃圾渗沥液
生物处理
反渗透
膜生物反应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O-BAFSE艺处理垃圾渗沥液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卫生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垃圾渗沥液 厌氧 好氧 曝气生物滤池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25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206.2009.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晓军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75 1937 25.0 35.0
2 王开演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198 6.0 8.0
3 刘剑玉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7 15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垃圾渗沥液
厌氧
好氧
曝气生物滤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卫生工程
双月刊
1005-8206
12-1218/X
16开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6-191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54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