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表柔比星(epirubicin)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脂质体多柔比星(liposome doxorubicin)是一种新型脂质体类药物,相比传统蒽环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树突状细胞(dentric cell,DC)在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这2种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和MDA-MB-231,以及人树突状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评估2种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不同浓度(0、0.25、0.5、1.0、2.0、4.0 μg/ml)表柔比星和脂质体多柔比星分别作用于Bcap37、MDA-MB-231和树突状细胞,MTT法检测24、48和72 h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结果:2种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与对Bcap37、MDA-MB-231的作用相比,脂质体多柔比星对树突状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小(F=22.208,P<0.01;F=20.534,P<0.01).脂质体药物对Bcap37的抑制作用强于MDA-MB-231(F=12.873,P<0.01).结论:恶性程度低的乳腺癌细胞对脂质体多柔比星的敏感性高,恶性程度高的细胞则化疗敏感性低.脂质体制剂较普通制剂对于正常树突状细胞的毒性小.
推荐文章
多柔比星脂质体与表柔比星在乳腺癌化疗中的疗效对比
多柔比星脂质体
表柔比星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多柔比星与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对乳腺癌化疗病人心脏毒性的影响
乳腺癌
蒽环类
心脏毒性
心功能
心功能
辅助治疗
尿多酸肽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乳腺癌
尿多酸肽(CDA-II)
维甲酸
细胞培养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对膀胱癌T24细胞株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C
膀胱癌
凋亡
抑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柔比星、脂质体多柔比星单药对乳腺癌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树突状细胞 表柔比星 脂质体多柔比星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3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36+1
字数 3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639.2009.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岭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血管外科 132 737 12.0 19.0
2 姚青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血管外科 60 356 9.0 15.0
3 于芳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血管外科 17 72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树突状细胞
表柔比星
脂质体多柔比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癌症杂志
月刊
1007-3639
31-1727/R
大16开
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4-57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62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