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纵隔镜技术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纵隔淋巴结状态(是否存在转移)的临床应用策略.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临床连续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临床分期为Ⅰ~Ⅲ期的NSCLC患者152例,分别采用CT和纵隔镜技术评估纵隔淋巴结状态.根据纵隔淋巴结最终病理结果,计算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的纵隔镜检查阳性率和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以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T分期、肿瘤类型(中央型或外周型)、CT下纵隔淋巴结大小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等作为预测因子,进行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69例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纵隔镜检查阳性8例,阳性率为11.6%;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14例,发生率为20.1%.62例临床Ⅰ期(cT1~2NOMO)NSCLC,纵隔镜检查阳性7例,阳性率为11.3%;实际纵隔淋巴结转移12例,发生率为19.4%.对全部152例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和CT下纵隔淋巴结大小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69例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阴性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CT下纵隔淋巴结短径≥1 cm的NSCLC患者,术前必须进行纵隔镜检查;对于腺癌患者,即使是CT下纵隔肺门淋巴结短径<1 cm,术前也应该进行纵隔镜检查.
推荐文章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肺癌
纵隔淋巴结
转移
能谱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
癌,非小细胞肺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前纵隔镜检查的应用策略
来源期刊 中华肿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癌,非小细胞肺 淋巴结转移 纵隔镜检查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6-4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4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3766.2009.06.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癌,非小细胞肺
淋巴结转移
纵隔镜检查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肿瘤杂志
月刊
0253-3766
11-2152/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2-47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88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720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