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集中塑性铰有限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竖向混合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计算,分析了结构的破坏模式,依据基于结构内容物的抗震性能指标,评价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结构破坏集中在柱根,内柱首先出现塑性铰,结构进入塑性后,角柱的塑性发展程度最深;内柱与角柱为结构薄弱环节;钢桁架屈服杆件主要分布在悬挑端和柱头区;7度设防时,结构满足基于内容物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且在达到基本目标时承受的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约为340 gal.
推荐文章
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混合结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管柱
混合结构
配筋率
壁径比
塑性铰
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
拟动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
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动力特性
±800kV换流站高端阀厅钢-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阀厅
结构扭转效应
抗震设计
反应谱法
弹性时程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钢筋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钢筋混凝土
塑性
本构
损伤
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钢筋混凝土管柱-钢桁架竖向混合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
来源期刊 结构工程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竖向混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管柱 弹塑性分析 塑性铰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结构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3
字数 24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159.2009.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江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89 845 13.0 27.0
2 白国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 209 1733 22.0 33.0
3 岳健广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6 36 4.0 6.0
4 雷拓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7 33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竖向混合结构
钢筋混凝土管柱
弹塑性分析
塑性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构工程师
双月刊
1005-0159
31-1358/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