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心室不同位点起搏时心电图上心肌复极标志的变化,了解以双心室起搏技术为核心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心肌复极离散的影响.方法 入选接受CRT植入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后1周内记录12导联心电图,分别将起搏器程控为无起搏、右心室内膜下起搏(RV-EndoP)、左心室外膜起搏(LV-EpiP)及双心室同步起搏(BivP)四种不同状态并记录心电图.阅读不同起搏位点时的QRS时限、QT间期及TP.E时限.QTc用Bazett公式(QTc=实测QT/(RR)1/27进行矫正.结果 基线QTc为(489.2±51.2)ms,而RV-EndoP、LV-EpiP起搏导致QTc明显延长[RV-EndoP(537.3±45.7)ms,P<0.05;LV-EpiP(592.4±60.2)ms,P<0.001],而BivP起搏为(491.3±52.7)ms,P>0.05;基线TP.E(113.8±15.7)ms,RV-EndoP、LV-EpiP均导致TP.E明显延长(RV-EndoP(124.8±24.7)ms,P<0.05;LVEpi P(133.3±37.8)ms,P<0.005],BivP时TP.E时限为(109.9±17.1)ms,有轻度缩短,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心室外膜起搏可明显延长心肌复极离散指标;双心窒同步起搏可减少由单纯左心室外膜起搏引起的复檄离散度的增大.
推荐文章
急诊PTCA对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复极离散度(QTd)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塞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QTd
心肌复极
右室流出道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心脏传导阻滞/治疗
心脏传导阻滞/病理生理学
心脏起搏器,人工/治疗应用
心力衰竭犬跨室壁心肌复极时间和不应期离散度的致心律失常机制研究
不应期
复极
跨室壁离散
维拉帕米
心力衰竭
心肌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起搏模式对终末期心力衰竭心室复极的影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室复极
左室心外膜起搏
心脏起搏器,人工
跨壁复极离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外膜起搏 复极离散度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6638.2009.04.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外膜起搏
复极离散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双月刊
1007-6638
11-3859/R
大16开
北京市门头沟区冯村西里阜外医院西山园区A楼409
82-883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6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