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发病年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病例中,有21例发生于3岁以内婴幼儿,约占总病例的60%;发病中位年龄为2岁5个月;皮损主要表现为触痛性红斑、松弛性大疱、表皮剥脱(100%),口周放射状皲裂(94.3%),发热(42.9%),结膜炎(37.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未见显著性升高.结论:SSSS近年来时有发生,婴幼儿触痛性红斑、松弛性大疱、表皮剥脱伴口周放射状裂纹时应高度怀疑本病.早期、足量、有效的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联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明显缩短病程.
推荐文章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葡萄球菌
儿童
小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色素
护理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继发感染
败血症
护理
16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皮损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分析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0-1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3.2
字数 26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68.2009.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赖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291 1353 17.0 24.0
2 朱国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151 516 11.0 16.0
3 陆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230 801 13.0 19.0
4 许庆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47 176 7.0 9.0
5 关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12 59 5.0 7.0
6 龚子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39 211 7.0 13.0
7 谢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 17 45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临床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双月刊
1674-8468
44-1671/R
大16开
广州市麓景路2号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11楼
46-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2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