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N肥水平对水稻冠层小气候和群体健康的影响,为研究水稻群体的生产潜力和构建水稻健康群体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裂区设计,4次重复,以N肥为主区,品种为副区.所有小区均施P、K、Zn,分别为30,40、10 kg/hm2.N肥设4个水平:NI(不施)、N2(75 kg/hm2)、N3(145 kg/hm2)、N4(215 kg/hm2),分基肥(插秧前1 d)、分蘖中期(MT)、幼穗分化期(PI)、抽穗期(FL)4次施入于MT、PI、FL、FL14(抽穗开花后第14天)4个生长时期任各小区取样,每次每小区取样12蔸.洗净带回室内,测量叶面积、株高,数计茎蘖数,然后去根,分摘茎鞘、叶片和穗,于70℃烘干7 d,分别称干物重.叶面积测定采用Licro-3100叶面积仪,每小区样品测量2 000 cm2,然后用比叶重法计算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最后,利用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研究不同施N条件下形成的水稻群体结构性状对水稻冠层温度、相对湿度和透光率及纹枯病的影响.[结果]群体叶面积指数、株高和茎蘖数对冠层增湿、降温和遮光有极显著效应.冠层昼温、冠层昼湿与LAI和茎蘖数以及透光率与茎蘖数和株高均存在极显著同归关系.在齐穗开花期,单位叶面积指数的冠层昼温下降效应和昼湿增加效应至少分别为0.87℃和2.5%;1 m2增加100株茎蘖可使冠层昼温至少下降1.23℃,昼湿至少增加3.3%;每10 cm株高和1 m2 100株茎蘖的遮光效应分别为9.3%和7.8%.若固定群体透光率和冠层昼温不变,冠层昼湿每增加10%,齐穗期纹枯病病情指数将提高3.5%;同理,在不考虑性状间协同作用的情况下,群体透光率每减少10%,冠层昼温每降低1℃,齐穗期纹枯病病情指数将分别提高1.5%和2.1%.[结论]冠层昼温降低、冠层昼湿增加和透光率减少导致纹枯病病情指数极显著升高,由高N大群体生成的昼夜变幅小而稳定的冠层小气候将导致水稻群体健康状况的恶化,适度控制群体的空间发展是建立水稻健康群体的重要基础.
推荐文章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冠层小气候和群体健康的影响
水稻
N肥水平
冠层小气候
群体结构
纹枯病
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
浚单20
玉米
种植密度
行距
行向
群体结构
田间小气候
产量
田间小气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
小气候
CO2
光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冠层小气候和群体健康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N肥水平 冠层小气候 群体结构 纹枯病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315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9-4229-B.2009.06.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帆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90 1141 19.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共引文献  (15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N肥水平
冠层小气候
群体结构
纹枯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双月刊
1009-4229
43-1422/S
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42-209
200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531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8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