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秦岭丹凤县东部的郭家沟是丹凤蛇绿混杂岩的典型出露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沉积岩主要由夹有少量硅质岩的泥质粉砂岩构成,目前已变为角闪石英片岩和少量黑云石英片岩.这些变泥质粉砂岩显示了活动陆缘岛弧物源区沉积物高CaO、MgO、MnO、Sr、Ba,低K_2O/Al_2O_3,比值,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Eu异常微弱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占主体的角闪石英片岩高Co/Th、低La/Sc和Th/Sc比值:黑云石英片岩低Co/Th、高La/Sc和Th/Sc比值,反映其源区以基性物质为主,花岗质物质的供给有限.根据与变泥质粉砂岩共生的硅质岩形成于奥陶纪-志留纪推断,这套沉积岩形成于北秦岭区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演化早期弧前沉积盆地环境.
推荐文章
新疆阿尔曼太蛇绿构造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阿尔曼太蛇绿
岩石
地球化学
特征
那拉提构造带震旦纪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那拉提
构造带
震旦纪
蛇绿岩
地球化学
滇东南八布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八布蛇绿岩
地球化学
弧后盆地
滇东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秦岭丹凤蛇绿混杂岩带变泥质粉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变泥质岩 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构造环境 东秦岭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5-14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88.21~+2.1|P595
字数 5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9.10.0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泥质岩
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构造环境
东秦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