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能主要依赖于林下的凋落物和土壤的蓄水能力.对江淮低丘5种不同森林类型的凋落物蓄积量,凋落物持水性能及林地土壤蓄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麻栎林凋落物蓄水能力最强,其最大持水量为123.7 t/hm2;纯茶园的凋落物蓄水能力最弱,其最大持水量33.5 t/hm2;马尾松和枫香混交林地的土壤蓄水能力最强,而麻栎和马尾松林地土壤蓄水能力较弱.从林地总蓄水量来看,凋落物层蓄水量仅占总蓄水量的较小比例1.9%~4.9%,而土壤层蓄水量占到总蓄水量的90%以上,因此林地总蓄水量是由土壤层蓄水量决定的.
推荐文章
冀北地区丰宁县水源林地水源涵养能力
水源林地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冀北地区
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估及空间差异
水源涵养
InVEST模型
产水量
石羊河流域
退耕还林还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淮低丘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凋落物蓄水 土壤蓄水 森林植被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27.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桂华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56 503 12.0 19.0
2 徐小牛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107 1235 18.0 30.0
3 万云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4 3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38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源涵养林
凋落物蓄水
土壤蓄水
森林植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