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体内血液止、凝血分子标记物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42例老年UAP患者作为病例组,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或P<0.01).病例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抗凝血酶Ⅲ则明显降低(P<0.01);纤溶酶原含量病例组较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UAP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体内存在多种止、凝血分子标记物的变化,最终可导致心肌梗死或周围血管病变发生.
推荐文章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
老年人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斯匹林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钙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止血和凝血分子标记物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分子标记物 膜糖蛋白 凝血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09.01.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7)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稳定心绞痛
分子标记物
膜糖蛋白
凝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相关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