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核动力工程       
摘要:
在西安交通大学超临界传热试验台上研究了超临界压力下水在方形环腔中垂直上升的传热特性.试验压力23~25 MPa;质量流速500~1 200kg/(m~2·s);热流密度200~800 kW/m~2;工质进口温度300~400℃.试验结果表明:带绕丝固定的方形环腔结构在高质量流速低热负荷的情况下,在拟临界区域传热会得到强化,而在低质量流速高热负荷的情况下,会发生传热恶化现象;较低的超临界压力下会有更加突出的传热强化表现,但是传热恶化会提前发生,并且更加剧烈,因此较高的超临界压力意味着安全性更高.
推荐文章
垂直上升圆环形通道内超临界压力水的传热特性
圆环形通道
超临界水
传热强化
螺旋绕丝
传热恶化
超临界压力水在垂直上升内螺纹管中的传热特性
超临界压力
内螺纹管
壁温
传热系数
拟临界点
传热强化
垂直上升光管内临界压力区水的传热特性研究
对流沸腾换热
传热恶化
近临界压力区
垂直上升内螺纹管中超超临界压力水的传热特性研究
垂直管
内螺纹管
超超临界压力
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压力下水在方形环腔内垂直上升的传热特性
来源期刊 核动力工程 学科
关键词 超临界 方形环腔 传热强化 传热恶化 拟临界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热工与水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7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听宽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92 2144 23.0 34.0
2 罗毓珊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99 1132 18.0 28.0
3 王海军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68 363 9.0 16.0
4 时小宝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7 2.0 2.0
5 李红智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6 3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临界
方形环腔
传热强化
传热恶化
拟临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动力工程
双月刊
0258-0926
51-1158/TL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89
总下载数(次)
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