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双河油田核三段Ⅶ油组的沉积模式,认为该区为扇三角州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溢岸砂、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绘制了各单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详细阐述了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推荐文章
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
双河油田
核三段
沉积微相
扇三角洲
赵凹油田安棚区中高渗油藏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岩心相
测井相
沉积微相
扇三角洲
赵凹油田
双河油田核三段Ⅶ油组措施增油规律研究
增产措施
提高采收率
中高含水期
自然递减
古城油田(X)区块核三段沉积相研究
古城油田
泌阳凹陷
测井相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沉积相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河油田核三段Ⅶ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河油田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1
字数 35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980.2009.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望水 136 1021 14.0 26.0
2 李相明 31 186 9.0 12.0
3 熊平 20 104 8.0 9.0
4 熊辉 1 0 0.0 0.0
5 胡书奎 1 0 0.0 0.0
6 李文雄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河油田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1980
50-1174/N
大16开
重庆大学城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33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