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骨灰是烧制骨质瓷的最重要的原料,提高骨灰的质量也是提高骨质瓷性能的关键.对骨胶厂提供的骨灰进行煅烧处理,通过红外、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煅烧温度对骨灰的显微形貌和结构变化的影响规律,以及骨灰煅烧改性对坯体浆料流动性和坯体烧结工艺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1 200℃下对骨灰进行煅烧,可获得轮廓清晰、圆球形和颗粒尺寸适中的煅烧骨灰,有利于提高骨质瓷坯体浆料的流动性,扩大坯体烧结温度范围,并且能提高坯体的白度.通过合理配方和工艺优化,骨质瓷坯体烧结后白度为92.97%,密度为2.70 g/cm3,收缩率为16.83%.
推荐文章
我国骨质瓷的新亮点
骨质瓷
发展
高抗热震性骨质瓷的研制
骨质瓷
抗热震性
工艺
烧成
仿骨质瓷一次快速烧成
仿骨质瓷
一次快烧
综合分析
负离子材料对骨质瓷坯料性能的影响
负离子粉
电气石
麦饭石
骨质瓷坯料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灰煅烧改性对骨质瓷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骨灰 煅烧 性能 骨质瓷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4-5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74.73
字数 3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0479.2009.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学涛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27 229 9.0 14.0
2 李锦堂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20 127 6.0 10.0
3 戴瑾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1 6 1.0 1.0
4 严星煌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灰
煅烧
性能
骨质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