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乌兰布和沙区地处亚洲中部荒漠区和草原区的过渡地带,是一条极为重要的植物地理学分界线.经过对该区植物种群多样性的初步研究显示:研究区有本底植物约312种,荒漠植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为丰富,以蒙古种、戈壁-蒙古种、戈壁种以及地中海区系的荒漠种类占主导地位,旱生、沙生、盐生类灌木及半灌木种类占绝对优势,荒漠植物生活型多样(有11个类型);本区与周边毗邻地区植物区系相互联系既紧密又广泛.通过对荒漠植物多样性丧失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推荐文章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植物多样性
保护
可持续发展
西北
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
对策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生物多样性
林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与对策
陕北沙区林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陕北沙区
森林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兰布和沙区周边荒漠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来源期刊 林业资源管理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乌兰布和 荒漠植物多样性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3,1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16
字数 36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622.2009.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迟悦春 7 38 4.0 6.0
2 陈炳浩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兰布和
荒漠植物多样性
保护
可持续发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资源管理
双月刊
1002-6622
11-2108/S
大16开
北京和平里东街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4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