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油气田含硫废水来源、组成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化学混凝-臭氧氧化复合处理的工艺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化学混凝及臭氧氧化处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①采用化学混凝处理时,混凝剂选用HNJFZ混凝剂(加量为3500mg/L),絮凝剂选用FASG絮凝剂(加量为15mg/L),体系的pH值为8~9;②采用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时,臭氧浓度为60mg/L,氧化时间为40min,pH值为10.0左右.采用上述复合处理工艺条件对含硫废水进行处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含硫废水的水色清澈,CODG由6346mg/L降至98.5mg/L,S2-浓度由132mg/L降至0.897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8.4%和99.3%,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
推荐文章
化学混凝复合超声波处理油气田含硫废水研究
含硫废水
化学混凝
超声波
复合处理
声化学复合O3无害化处理油气田含硫废水研究
油气田含硫废水
超声波
臭氧催化氧化
CODcr去除率
S2-去除率
助凝助沉剂在含镍废水化学处理中的应用
含镍废水
助凝助沉
中和
混凝
污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气田含硫废水化学混凝-臭氧氧化复合处理工艺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含硫废水 化学混凝 臭氧氧化 复合处理 油气田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节能与环境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4
页数 5页 分类号 X7
字数 34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全红平 55 316 10.0 14.0
2 张太亮 83 451 12.0 16.0
3 段文猛 18 105 6.0 10.0
4 王兵 100 854 15.0 24.0
5 刘莹 21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硫废水
化学混凝
臭氧氧化
复合处理
油气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