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和开采规律,建立了一套能够模拟以补充能量和重力置换为主要作用机理的单井注水替油室内试验装置.在接近实际油藏条件下,采用注水、注气进行了对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与采出程度、压力等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能量开采程度低;多轮注水在两次注水后基本失效;多轮注水稳定开采后,后期的多轮注气开采有很好的采出效果,尤其是前三轮尤佳,注气阶段后采出程度增加了27.4%.
推荐文章
大尺度多洞缝型油藏试井分析方法
多洞缝
碳酸盐岩油藏
裂缝
导流能力
产液量
试井分析
缝洞型油藏雾化酸深部酸化机理研究
雾化酸
酸岩反应动力学
酸化
缝洞型油藏
缝洞型油藏阶梯状产水规律的机理模式
阶梯状
含水率
裂缝
溶洞型
油藏
模式
缝洞型底水油藏开发动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数值模拟
缝洞型底水油藏
动态模型
裂缝
溶洞
渗透率张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缝洞型油藏开发室内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模拟 注水 注气 效果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19
字数 40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9.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汉桥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6 1598 22.0 27.0
2 涂兴万 7 155 7.0 7.0
3 徐晖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103 7.0 10.0
4 刘鹏飞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 85 4.0 8.0
5 胡庆贺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6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缝洞型油藏
模拟
注水
注气
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