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典型--陕北米脂县高西沟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配置模式、治理成本和治理效益分析,认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配置模式应由治理目标所决定,不同治理目标指导下的治理模式将产生不同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针对水土保持效益的多重性、连动性、交叉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提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原则;依据该原则,估算以粮食自给为目标的治理模式,其投入治理成本是65.70万元/km2,5~6年内可收回成本;此时治理流域基本达到泥不下坡,水不出沟,林草覆盖率达到40%~50%,粮食自给,年经济收入3000元/人左右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治理区虽全面治理达标,但经济收益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单纯依靠水土保持难以达到全面小康,这是值得有关部门应深思的问题.
推荐文章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
小流域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措施体系
治理模式
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典型
水土流失
治理典型
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治理成本及效益分析——以米脂县高西沟流域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治理措施配置模式 治理成本 治理效益 高西沟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5,4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
字数 87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007.2009.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景可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4 700 16.0 25.0
2 焦菊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 20 248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6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治理措施配置模式
治理成本
治理效益
高西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