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检测并探讨翼状胬肉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翼状胬肉标本20例和正常结膜10例,每例标本对称切成2份.一份制成石蜡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其相应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l(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的表达.另一份:首先组织匀浆离心后,提取上清液,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VEGF和bFGF含量;其次提取RNA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R-2和FGFR-1的RNA含量.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EGF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周围表达,bFGF主要在成纤维细胞及其周围表达.VEGFR-2和FGFR-1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胞膜上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VEGF含量在翼状胬肉组织(50.37μ·g-1±4.18μ·g-1)中明显强于结膜组织(28.94μg·g-1±1.41μg·g-1),而bFGF的表达在翼状胬肉(3.36μg·g-1±0.15 μpg·g-1)和结膜组织(3.56μ pg·g-1±0.16μg·g-1)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RT-PCR结果证实VEGFR-2表达在翼状胬肉(0.01. U·g-1±0.00 U·g-1)中明显高于结膜组织(0 U·g-1),而FGFR1表达结膜组织(0.04 U·g-1±0.00 U·g-1)高于翼状胬肉组织(0.01 U·g-1±0.00 U·g-1).结论 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的表达高于在结膜中,而bF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R-2的表达翼状胬肉明显高于结膜,而FGFR-1的表达则是结膜高于翼状胬肉,提示翼状胬肉中血管新生通过VEGF途径诱导.[眼科新进展2009;29(6):425-427,430]
推荐文章
组织因子在人翼状胬肉中的表达
组织因子
翼状胬肉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MT)
翼状胬肉上皮异常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
翼状胬肉
结膜
表皮生长因子
发病机制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翼状胬肉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受体趋化因子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翼状胬肉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改变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翼状胬肉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427,4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7.33
字数 3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尚臣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2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翼状胬肉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