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耐药模型体外诱导方式,从而获得最佳耐药模型,为研究念珠菌耐药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以氟康唑为诱导药物,选取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敏感株,分别采用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和强的松龙干预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对其进行人工体外诱导.结果 上述三种诱导方式均能使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产生耐药,只是在药物的浓度和传代的次数所形成的耐药性时间不同.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4种氟康唑浓度分别于第8代(34d),12代(40d),16代(42d),20代(48d)呈耐药性;在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和强的松龙干预氟康唑浓度递增法,当氟康唑浓度递增至32μg/ml时,均能使白念珠菌产生耐药;对经三种不同方式诱导的终耐药株进行诱导耐药株的稳定性实验,当诱导耐药株传至16代时,相同药物浓度传代法和药物浓度递增法MIC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强的松龙干预药物浓度递增法,将诱导株传至20代时,MIC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三种诱导方式均可获得耐氟康唑耐药模型,浓度递增法比相同浓度传代法,操作步骤少,耐药形成快,加上强的松龙干预,所形成的耐药株耐药性较稳定,为探讨念珠菌感染与预防及其耐药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念珠菌属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当代视角
念珠菌
氟康唑耐药性
ERG11
药物外排
麦角固醇
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与氟康唑耐药性的关系
白念珠菌
基因突变
氟康唑
耐药
环孢菌素A增强氟康唑抗生物膜型白念珠菌的研究
钙调磷酸酶
白念珠菌
氟康唑
生物膜
耐药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模型体外诱导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氟康唑 体外诱导 耐药模型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实验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9.4|R446.5
字数 33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414.2009.05.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晓柯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322 1751 18.0 23.0
2 马越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112 451 11.0 15.0
3 苏明权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226 1052 14.0 20.0
4 岳乔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71 374 10.0 15.0
5 杨柳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中心 99 517 12.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念珠菌
氟康唑
体外诱导
耐药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1-7414
61-1398/R
大16开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陕西省人民医院内
52-11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1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