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孢粉通常被用作古气候的代用指标,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进行了许多相关的孢粉-古气候的研究工作.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7个晚更新世钻孔的孢粉资料进行提取对比,发现冷杉和云杉两种花粉在地层中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现代长江流域这两种耐寒植物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极少分布,但其花粉确出现在近河口区的晚更新世以来的暖期地层中(MIS1,3和5期),并且达到了一定数量,这很可能是长江从其上游地区搬运至此沉积下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西部内陆平原区由于受长江物源影响较少,其晚更新世以来地层中的冷杉和云杉花粉分布与河口区差别很大,这也为河流携带冷杉和云杉花粉至河口地区提供了证据.这一发现如果成立,冷杉和云杉花粉即可作为长江物源的一个判别指标.
推荐文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天然气前景及展望
长江三角洲
能源
天然气利用
分析
评价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性状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
长江三角洲
都市连绵区
性状特征
形成机制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原油管道的发展构想
长江三角洲
沿江地区
原油管道
发展
规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三角洲地层中的冷杉和云杉花粉的来源推测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晚更新世 物源 长江 青藏高原 太湖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长江水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0-29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43.5|P534.631
字数 79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中原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重点实验室 55 1086 18.0 31.0
2 王张华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 45 787 16.0 26.0
3 陈静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 60 904 17.0 29.0
4 李晓 20 331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1)
共引文献  (583)
参考文献  (4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46)
二级引证文献  (237)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6(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7(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3(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5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5(2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5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7(3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2(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6(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7(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晚更新世
物源
长江
青藏高原
太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