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重庆小南海地震崩滑堆积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等相关工作,阐述了该崩滑堆积体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认为其形成过程经历了"风化剥蚀→震荡抛射→崩滑堆积→堵江成湖"4个阶段,其岩体破坏形式为高度破裂或严重高度破裂状态,其岩体破坏过程以崩塌为主,滑动为辅.研究发现,小南海地震崩滑堆积体的最终形成是受地震构造运动及应力、岩体构造、地形地貌及地震波作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该区NE向黔江逆滑(右行)断裂与NNW向仰头山逆滑(左行)断层形成的"X"型地震构造组合及轴向呈NWW向的构造压应力使小南海断块内部发生张滑(左行)破裂而导致61/4级地震发生;(2)该区呈"X"形展布的3组主要构造节理是崩滑体发育的物质基础,大、小垮岩在地震波作用下最终发生了向山体临空面(约145°~155°方向)的各自崩滑;(3)从崩滑堆积体中发现的灰岩块石证明崩滑体原始地层中曾含二叠系栖霞组和茅口组灰岩,这为恢复崩滑前山体地形提供了直接证据;(4)崩滑体中堆积岩块直径分布区域沿约150°方向自WN到ES依次递减,间接证明了地震时崩滑体抛洒方向为约150°方向,且大、小垮岩分别形成堆积区,交叉堆积部分较少.
推荐文章
重庆小南海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模拟分析
小南海地震滑坡
缓倾坡外岩质斜坡
形成机制分析
离散元数值模拟
重庆武隆鸡冠岭岩质崩滑-碎屑流过程模拟
鸡冠岭
层状结构
岩质崩滑-碎屑流
动力特性
1856年重庆小南海地震地质灾害成因探讨
小南海
地震地质灾害
成因探讨
巴东作揖沱崩滑体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崩滑体
基本特征
成因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小南海地震崩滑体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小南海 地震崩滑体 基本特征 形成机制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地震研究特别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74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42.2
字数 43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9.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15 6378 40.0 68.0
2 胡瑞林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109 3337 36.0 53.0
3 崔芳鹏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9 324 9.0 9.0
5 张明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61 3307 19.0 57.0
11 陈晓岚 2 1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32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174)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南海
地震崩滑体
基本特征
形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