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倾斜井筒气液两相流动是井筒举升方式优选和生产优化的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不能简单采用垂直井筒加修正系数的方法处理.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倾斜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的流型应分为泡状流、分散泡流、段塞流、搅动流、环流和雾流,综合前人成果给出了各流型在倾斜井筒的存在条件.提出了雾流的特点及其转变机理、泡状流的新管径条件以及段塞流、雾流压降新的计算方法.通过某油田28口油井35井次的井底流压计算结果的应用表明,绝对平均相对误差7.093%,与计算斜井压降的常用的Beggs-Brill和Ansari模型相比,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且不存在半经验模型的收敛性和区域性的问题.所建立的倾斜井筒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具有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起伏振动倾斜上升管气液两相流摩擦阻力分析与计算
气液两相流
起伏振动
倾斜上升管
摩擦压降
预测
模型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壁面切应力预测模型
壁面切应力
水平管
泡状流
预测模型
倾斜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两相流
流型图
倾斜管
气液两相流临界分配特性及相分离控制
两相流
分配器
控制
喷嘴
临界流
流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倾斜井简气液两相流的模型化方法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倾斜井筒 两相流 压降 流型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319
字数 34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9.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娟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48 522 13.0 21.0
2 胥元刚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0 250 9.0 15.0
3 穆谦益 9 21 3.0 4.0
4 彭缓缓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倾斜井筒
两相流
压降
流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