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协调障碍引起的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对47例肛门直肠动力检查提示盆底肌协调障碍的功能性便秘患儿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对完成3次及以上生物反馈治疗者进行了疗效分析.结果 共有27例患儿完成至少3次生物反馈治疗,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4~12岁[(6.7±2.2)岁],病程6个月~8年[(3.0±2.3)年].共完成5次生物反馈治疗者有16例,完成7次生物反馈治疗者8例.随着生物反馈治疗次数增加,直肠最大排便压力(mm Hg,1 mm Hg=0.133 kPa)增高,治疗前和治疗3、5、7次后依次为36.2±10.4,45.1±9.5,47.6±9.1,47.8±8.8(P<0.01),而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值逐渐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通过电话随访3个月至1年,根据排便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27例患儿中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失访1例,总有效率88.9%(24/27).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可提高最大排便压力,能有效地治疗盆底肌协调障碍引起的儿童功能性便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反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便秘 行为疗法 肛管 直肠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1-7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09.0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190 1416 18.0 29.0
2 江米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63 695 15.0 23.0
3 欧弼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22 215 9.0 13.0
4 章许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21 188 8.0 13.0
5 张雁翼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9 46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08)
二级引证文献  (7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便秘
行为疗法
肛管
直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1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