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Dawson结构的18-钼砷酸(As2Mo18)与喹啉形成的电荷转移盐分别与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进行薄膜组装,得到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的H6As2Mo18O62·9C9H7N·1.5C2H6O/PVA和1-16As2Mo18O62·9C9H7N·1.5C2H6O/PVP杂化薄膜,通过热重、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对杂化薄膜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后杂多酸与聚合物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杂多阴离子中的MoⅥ被还原为MoⅤ,同时聚合物被氧化.
推荐文章
透明质酸自组装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药剂学
透明质酸
阿霉素
聚合物胶束
抗肿瘤
光致变色烧结膜玻璃的开发及性能测试
光致变色玻璃
烧结膜
卤化银
聚合物膜催化接触器研究进展
反应动力学
传质
反应器
新型含螺噁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制备与光致变色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螺噁嗪
光致变色
微球
制备
悬浮聚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钼砷酸/喹啉/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性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化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杂多酸 喹啉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光致变色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8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
字数 24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677.2009.04.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孝虹 湖北大学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7 2.0 2.0
2 王峥 湖北大学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6 60 5.0 7.0
3 翟良芳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30 4.0 4.0
4 管书丽 湖北大学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3 1.0 1.0
5 丁邯 湖北大学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多酸
喹啉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光致变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工
半月刊
1001-9677
44-1228/TQ
大16开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55
总下载数(次)
68
总被引数(次)
5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