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肾损伤一般是指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障碍.肾脏是机体血流量较大的器官,血液中的毒物可迅速到达肾脏;肾脏对尿液浓缩功能又进一步提高肾脏细胞和肾小管腔内毒物的浓度;肾脏具有酸化尿液功能,其pH的改变可能影响外源性化合物的溶解性,可发生管内沉积;肾组织呈高代谢状态,需氧量大,多种酶作用活跃,易受缺氧、毒素、免疫因素或药物损伤,基于以上肾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点,肾脏易受外源性化合物的作用引起肾脏不同部位的病变[1].多数药物吸收后,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近曲小管分泌、远曲小管重吸收和小管上皮细胞降解等代谢过程排出体外.在这一过程中均可累及肾而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肾脏损伤.临床上已经公认肾对某些药物敏感,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和放射造影剂等,现按药物分类对药物引起肾损伤作用做以下回顾.
推荐文章
药物性肾脏损伤的病理变化及机制
药物性肾脏损伤
病理变化
机制
CHO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肾脏
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CHOP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后处理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红景天甙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红景天甙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肾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物对肾脏损伤作用
来源期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药物 肾脏损伤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3-45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9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明阳 12 0 0.0 0.0
2 胡中慧 3 0 0.0 0.0
3 王青秀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物
肾脏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月刊
1005-0698
42-1333/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3号
38-18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