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四球和SRV试验机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的3种添加剂(T321,TCP和T202)在不同酸碱性的锂基润滑脂中的极压、抗磨性;并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观测钢球的磨斑表面形貌和分析钢球磨斑表面的主要元素.研究发现,在适宜的酸碱性下,硬脂酸对含3种添加剂的锂基润滑脂的抗磨、极压性有增效作用.添加3%T202或1%~2%T321或2%TCP的弱酸性锂基润滑脂相应的摩擦系数最低、磨斑直径最小、磨损量最少、PD或PB值较高.而且,含3种不同添加剂的锂基润滑脂润滑下的钢球磨斑形貌有明显区别,其减摩抗磨机制为在摩擦表面生成含硫、磷、锌等元素的化学沉积膜.
推荐文章
锂基润滑脂热流变特性及其变化机理
锂基润滑脂
流变学
热力学过程
壁面滑移
变化机理
不同形貌ZnS在锂基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
硫化锌
固体润滑添加剂
形貌
摩擦学性能
有机胺插层ZnS材料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研究
硫化锌
固体润滑添加剂
插层
摩擦学性能
乙二胺
二乙烯三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极压、抗磨剂对锂基润滑脂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润滑脂 极压添加剂 抗磨添加剂
年,卷(期) 2009,(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G115.5
字数 45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719.2009.z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春喜 58 405 10.0 16.0
2 沈铁军 2 21 1.0 2.0
3 单影 3 20 1.0 3.0
4 吴立红 3 20 1.0 3.0
5 刘庆廉 11 92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润滑脂
极压添加剂
抗磨添加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双月刊
1001-8719
11-2129/TE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18号
82-33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1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