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在治疗烧伤后期创面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入选的60例烧伤后期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入院后创面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溶液清创并湿敷,1次/d;对照组以庆大霉素+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湿敷,1次/d.2组创面清洁后40例行清创植皮,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检测创面菌群变化,比较两组累计细菌清除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3、6、9d累计细菌清除率为45.8%、73.9%、89.5%,较对照组13.8%、27.6%、57.4%明硅增高(P<0.01).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12±5)d,较对照组(16±4)d明显缩短(P<0.01).创丽愈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烧伤后期创面感染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治疗,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提高了植皮成活率、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几种消毒剂临床消毒效果评价
鸡舍
消毒剂
消毒效果
应用技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消毒剂
qacA基因
烧伤科与骨科住院患者创面感染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分析
烧伤
骨科
住院患者
创面感染
葡萄球菌
耐药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治疗烧伤后期创面感染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国际外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烧伤 残余创面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 创面感染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23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09.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伟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烧伤整形科 2 2 1.0 1.0
2 陈为艳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烧伤整形科 1 1 1.0 1.0
3 张宝泉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烧伤整形科 2 2 1.0 1.0
4 杨新刚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烧伤整形科 2 2 1.0 1.0
5 王守峰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烧伤整形科 2 2 1.0 1.0
6 党正杰 山东莱钢集团有限公司医院烧伤整形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残余创面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
创面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外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203
11-539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2-60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43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