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在体外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筛选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14味中药水提液及4个中药单体成分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 结果:大黄、黄芩、金银花的MIC为12.50 mg·mL-1,黄柏的MIC为25 mg·mL-1,连翘、甘草、苦参的MIC为50 mg·mL-1,栀子的MIC为200 mg·mL-1,白芷、赤芍、当归、丹皮、蒲公英、杏仁6味中药在测试的最高浓度200 mg·mL-1时仍未产生抑菌作用.大黄酸、黄芩苷、小檗碱的MIC分别为25、12.5、3.13 μg·mL-1,绿原酸在测试的的最高浓度50 μg·mL-1时仍未产生抑菌作用. 结论:药材黄芩、大黄、金银花和单体成分小檗碱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在进一步的药物筛选中可进行重点考查.
推荐文章
中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研究进展
痤疮丙酸杆菌
中药
抑制
石榴皮多酚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菌活性的研究
石榴皮多酚
痤疮丙酸杆菌
抑菌
痤疮
牛津杯法
琼脂稀释法
白簕提取物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及美白活性研究
白簕
提取物
抑制痤疮丙酸杆菌
美白活性
三黄泻心汤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制实验
三黄泻心汤
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抑菌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体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测定
来源期刊 药学与临床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药 痤疮丙酸杆菌 平板稀释法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4-2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8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806.2009.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浩如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教研室 57 1132 18.0 32.0
2 朱亚芳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剂教研室 1 8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294)
二级引证文献  (32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2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4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6(4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5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8(89)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76)
2019(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20(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药
痤疮丙酸杆菌
平板稀释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学与临床研究
双月刊
1673-7806
32-1773/R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448号
80-17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3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9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