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热应激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大鼠热应激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在缺血5 min、10 min和再灌注10 min、20 min和30 min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动态Ⅱ导联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PVB)、室性心动过速(VT)及心室颤动与扑动(VF)的发生率和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热应激预处理后,缺血10 min时,能明显改善PVB的发生率(P<0.01);可明显减少再灌注10 min和20 min时VT、VF(P<0.01)的发生率;能明显提高再灌注10 min时血中SOD活性(P<0.01),降低MDA和ROS的含量(P<0.01).结论:热应激预处理能明显降低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提高血中SOD活性,降低MDA扣ROS的含量.
推荐文章
PPARγ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PPARγ
心肌
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罗格列酮
黄龙通络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黄龙通络胶囊
心律失常
缺血再灌注
ATP酶
益气温阳法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研究
再灌注心律失常
益气温阳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应激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热应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抗氧化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0-361,4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05.9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志鑫 45 339 11.0 16.0
2 廖艳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应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抗氧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双月刊
1000-6834
12-1339/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6-1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1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