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条件及形成机制探讨,总结出沙一段和沙三段的微成水-咸水介质环境、丰富硫细菌和含硫化合物为临清坳陷东部未熟-低熟油气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证实该区未熟-低熟油气形成是低活化能的富氢腐泥组分受到硫细菌早期低温降解作用的结果,明确该区未熟-低熟烃源岩硫细菌降解的有机质早期生烃阶段的Tmax值为400~435℃,Ro值为0.2%~O.5%,生油高峰Tmax值为420℃,Ro值为O.35%左右.
推荐文章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浅层天然气成因及其来源
渤海湾盆地
济阳坳陷
古近纪和新近纪
浅层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类型
天然气来源
勘探区
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剥蚀量恢复与原型盆地
临清坳陷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剥蚀量
原型盆地
渤海湾盆地成因类型评介
成因类型
主动裂谷
被动裂谷
伸展
走滑
拉分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深层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其主控因素
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古近纪
深层古潜山
优质烃源岩
优质储集体
异常高压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未熟-低熟油成因探讨
来源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未熟-低熟油 活化能 硫细菌 显微组份 临清坳陷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1+1
字数 31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孝军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5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未熟-低熟油
活化能
硫细菌
显微组份
临清坳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地球科学
月刊
1672-1926
62-1177/TE
大16开
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54-12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5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