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CTA对于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和颅内支架随访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我们通过分析一组病例来评估CTA关于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前后的动脉狭窄程度及支架随访的可行性.方法:颅内放置支架前后的8例患者接受CTA检查,一共有9个动脉狭窄并有临床症状.用CTA与传统血管造影对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和植入支架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支架植入前的血管狭窄程度,CTA与传统血管造影比较,相差约为-15%~12%.对于支架植入术后, CTA能准确评估支架的的位置、膨胀及通畅情况.传统血管造影术测量支架植入后的平均残余狭窄为33% (13%~48%);在5例患者中,CTA能准确反映平均残余狭窄,其误差为±15%.在4例患者中,CTA对残余狭窄往往高估或者低估,其范围为-20%~26%,而且通过对照,发现CTA能准确观察支架内增生情况.结论:CTA对颅内狭窄放置支架前后的观测和随访是一很有前途的检查方法.CTA能准确观察颅内支架及其管径情况,特别是在椎基底动脉处.但是,CTA对于颈内动脉的残余狭窄、再发狭窄和血管壁钙化斑往往不能准确评估,对于可疑病人必须进行动脉DSA.总之,CTA对于颅内支架早期随访是可行的.CTA是一种避免创伤性血管造影的方法,并且不妨碍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推荐文章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监测及护理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监测护理
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
支架成形术
Wimgspan支架
Apollo支架
中西药结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疏血通注射液
大脑中动脉狭窄
血管支内架成形术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及疗效
颅内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介入前后CTA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外刊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0
页数 1页 分类号 R6
字数 5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2009.0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道予 266 1717 20.0 27.0
2 裴贻刚 21 125 6.0 10.0
3 Schlotzer W 1 1 1.0 1.0
4 Huber R 1 1 1.0 1.0
5 Schmitz BL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