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氯甲基化双酚A型聚砜(PSF-CH_2Cl)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合成了以聚砜(PSF)为疏水主链、分别以聚丙烯酸(PAA)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为亲水侧链的两种梳状两亲性共聚物PSF-g-PAA和PSF-g-PNIPAAm.利用~1H-NMR和GPC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然后,分别将PSF-g-PAA和PSF-g-PNIPAAm与PSF进行共混,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共混膜.研究发现,引入20wt%的两亲性共聚物后,PSF-g-PAA/PSF共混膜的水通量在pH=2~6区间发生明显的变化,即膜的水通量显示出典型的pH响应性;而PSF-g-PNIPAAm/PSF共混膜的纯水通量在20~60℃温度区间显示出典型的温度响应性.
推荐文章
磺化聚醚砜(SPES)/聚砜(PSF)共混超滤膜的研制
磺化聚醚砜(SPES)/聚砜(PSF)
共混
超滤膜
PSF/PES共混膜的制备与优化
聚砜/聚醚砜
共混基膜
均匀设计
回归分析
HDPE-g-MAH和POE-g-MAH对HDPE/PA6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聚乙烯PE100
尼龙6
高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
耐热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SF-g-PAA和PSF-g-PNIPAAm的合成及其共混膜的环境响应性研究
来源期刊 高分子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ATRP PSF-g-PAA PSF-g-PNIPAAm 共混 环境响应膜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8-1145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304.2009.1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又一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6 1486 23.0 33.0
2 王建宇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 108 6.0 10.0
4 朱利平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145 7.0 11.0
7 易砖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TRP
PSF-g-PAA
PSF-g-PNIPAAm
共混
环境响应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分子学报
月刊
1000-3304
11-1857/O6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北京2709信箱)
2-49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5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76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