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是两种多因素退行性疾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两种疾病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机制,其共同的保护性因素包括基质Gla蛋白,Wnts,雌激素,和维生素D/K等,而骨桥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脂质氧化和炎症反应等参与或加速了二者的共同发病.基于两者相似的发病机制,改变生活方式,使用他汀类药物、双膦酸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可同时对骨量丢失和血管疾病起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发病机制
生物性炎症
免疫性炎症
化学性炎症
免疫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系统
发病机制
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
综述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钙化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9-7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89.5|R543.5
字数 40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09.10.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晖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 71 680 13.0 24.0
2 蔡若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 5 33 2.0 5.0
3 叶宽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 3 14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69)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质疏松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钙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