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氩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eularization,CNV)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为明确CNV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雄性BN大鼠20只(40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每只鼠一只眼作为实验眼,另一只眼作为对照眼(空白对照,不进行激光光凝).用氩激光(波长为647 nm)对大鼠实验眼视网膜进行光凝,激光功率、光凝斑直径和曝光时间分别为200 mW、100 μm及0.04 s,每只眼10个光凝斑点.光凝后7,14,21,56 d分别随机抽取1组大鼠,实验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检查后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制作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检查(LM)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FFA、LM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均证实,光凝后7 d见CNV开始形成,14 d逐渐增多,21 d达到高峰并能保持稳定,56 d CNV有所减少. 结论 氩激光损伤可以创建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成模时间短,成模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CNV动物模型.
推荐文章
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大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应用氪离子激光建立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
激光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大鼠
模型,动物
氪激光诱导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基因芯片研究
脉络膜新生血管
基因芯片
基因
BN大鼠
氪激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氩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2
页数 5页 分类号 B774
字数 3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9.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亚丁 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科 54 174 7.0 9.0
2 李栋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 27 132 7.0 10.0
3 张喜梅 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科 29 72 5.0 6.0
4 李静 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科 10 17 3.0 3.0
5 赵鹏 山西省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科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