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内蒙古,一些蒙古族居民不大会说汉语,而汉族居民又不会说蒙语。每当他们到法院打官司,法官就同时用两种语言为他们进行诉讼,这就是双语诉讼。运用双语进行诉讼活动,在我国西部的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较为普遍,不仅方便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事人,还有效维护了其合法权益。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从4月14日起,《法制日报》连续推出"西部双语诉讼现状调查"系列报道,对内蒙古、新疆、云南三省区法官、检察官运用双语办案情况及面临的难题进行了调查,本刊特此转载,敬请读者关注。
推荐文章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与防治策略
坡耕地
水土保持
现状
整治
云南
云南省干旱及演变趋势分析
干旱
演变趋势
云南省
云南省A级景区密度规律分析
云南省
景区密度
时空分异
空间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篇——云南省双语诉讼之困局与突围
来源期刊 法制资讯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诉讼参与人 本民族语言 少数民族地区 汉族居民 基层法院 法官资格 刑事案件 副检察长 边疆民族地区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D926.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诉讼参与人
本民族语言
少数民族地区
汉族居民
基层法院
法官资格
刑事案件
副检察长
边疆民族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制资讯
月刊
1673-9361
11-5580/D
16开
北京市福田区花家地甲1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