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建立以染毒(PITU)为模型的甲状腺激素干扰物体内短期甄别实验系统.方法 PTU(5mg/kg bw)灌胃染毒,分别设丙硫氧嘧啶染毒3、6、9、12天实验组及溶剂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在染毒期满后处死动物,取血清,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测量TL,TT4和TSH,同时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PAS染色观察胶质的改变,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染毒3天组,TT3开始出现显著的降低(P<0.05),6.9、12天组,TT3、TT4浓度均显著降低,并伴TSH浓度显著升高(P<0.05).甲状腺脏器系数在6.9、12天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发现3天组甲状腺滤泡上皮复层化;6天组弥漫性增生,大量增生斑、实心芽形成(P<0.05);9天组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生,大量实心继发滤泡形成;12天组有大量的空心继发滤泡形成.PAS染色显示,3、6、9天组的甲状腺滤泡胶质染色弱阳性,12天组甲状腺滤泡胶质染色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PCNA标记指数和Western-blot检测的PCNA/β-actin的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完全一致,即3天组开始显著增加(P<0.05);而6天组达到高峰(P<0.05);9天组开始减少(P<0.05);12天组与对照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初步确定甲状腺激素干扰物体内短期甄别实验实验观察终点为增生斑和实心芽,以及IHC检测的PCNA标记指数,最佳实验期为6天.
推荐文章
丙硫氧嘧啶致药物不良反应一例并文献复习
抗甲状腺药
不良反应
发热
粒细胞减少
肝损害
丙硫氧嘧啶与甲状腺素片治疗老年甲亢的疗效比较
老年
甲亢
改善
症状
丙氧嘧啶
疗效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不良反应
效果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硫氧嘧啶致甲状腺组织增生的时效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卫生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干扰物 增殖细胞核抗原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114|Q451|Q5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宇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70 316 9.0 13.0
2 程薇波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53 299 10.0 15.0
3 商维维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9 15 2.0 3.0
4 张素才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10 18 3.0 3.0
5 曾婷婷 6 25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干扰物
增殖细胞核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卫生研究
双月刊
1000-8020
11-2158/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南纬路29号
18-7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9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74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