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中国互联电网的发展,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问题迫切需要研究.从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出发,以四机两区域系统为例,利用负荷导纳模型算法求取节点电压稳定极限,然后采用负荷裕度和特征值分析方法,详细讨论了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大小对逆变侧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DC/PSCAD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负荷条件下强并联交流系统有利于提高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
推荐文章
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分析
并联交流系统强度
受端系统等值阻抗
直流系统控制方式
负荷裕度
电压稳定性
交直流并联系统
基于短路容量实测的电网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应用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性
短路容量
参数测量
短路容量解算
仿真分析
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中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控制策略
微网
母线电压
双向变换器控制策略
MATLAB仿真
火电厂母线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母线电压
稳定性评估
电压偏移指标
低电压持续指标
BPA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对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四川电力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并联交流系统强度 电压稳定性 负荷裕度 特征值分析 交直流并联系统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项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712
字数 3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954.2009.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兴源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449 9176 47.0 76.0
2 贺洋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10 140 7.0 10.0
3 白加林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5 69 3.0 5.0
4 徐梅梅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8 95 4.0 8.0
5 湛天亮 1 2 1.0 1.0
6 郭铃铃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并联交流系统强度
电压稳定性
负荷裕度
特征值分析
交直流并联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电力技术
双月刊
1003-6954
51-1315/TM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锦晖西二街16号四川电科院媒体业务中心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921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