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比研究了山西吴起县植被恢复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林草地和农田的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容重为1.17~1.21 g/cm3,差异较小,但均比农田(1.31 g/cm3)低约11%,不同植被类型地各层土壤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结构百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天然草地和农田.实施植被修复后,与农田相比,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好于纯林林.天然草地和农田较差,天然草地略好于农田.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黄土丘陵区
次生演替
土壤物理性质
灌木
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黄土丘陵区
次生演替
土壤物理性质
灌木
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
植被恢复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
盐池县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及有机质的影响
柠条林
黄土丘陵区
物理性质
有机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植被恢复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修复 土壤容重 团粒结构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7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原
植被修复
土壤容重
团粒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