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区(TSER)多态性与5-Fu体外药敏的关系.方法 对45例胃癌患者新鲜标本进行体外肿瘤细胞原代培养,用ATP-TCA法检测肿瘤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并用PCR法检测肿瘤的TSER多态性,分析TSER多态性分布频率与体外药敏有效率的关系.结果 TSER多态性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布:2R/2R、2R/3R、3R/3R基因组分别为6.7%(3/45)、31.1%(14/45)和62.2%(28/45).5-Fu总有效率为33.3%(14/42).3R/3R基因组26例,有效5例,无效21例,有效率19.2%;(2R/2R、2R/3R)基因组1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56.3%.TSER基因型组之间对5-Fu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TSER多态性对5-Fu化疗敏感性可能有关,基因型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胃癌组织对5-Fu化疗敏感性.
推荐文章
沉默β-catenin表达对胃癌细胞5-Fu敏感性的影响
胃癌细胞
β-catenin
5-Fu
药物敏感性
分子机制
miRNA-34a在胃癌细胞KATOⅢ中对5-Fu的增敏作用
miRNA
5-氟尿嘧啶
胃癌细胞
miR-34a
化疗敏感性
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联合5-FU对胃癌MGC-803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二甲基鞘氨醇(DMS)
5-氟尿嘧啶
鞘氨醇激酶1
胃癌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5-FU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伊立替康
顺铂
5-FU
晚期胃癌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癌组织TSER多态性与5-Fu体外药敏的关系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癌 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区多态性 5-氟尿嘧啶 体外药敏试验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09.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正魁 21 134 7.0 10.0
2 邓觐云 27 67 4.0 6.0
3 贺文兴 6 21 3.0 4.0
4 陈文学 48 257 9.0 13.0
5 王艳华 16 50 5.0 6.0
6 刘弘晟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区多态性
5-氟尿嘧啶
体外药敏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