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质酸化是最早使用的增产措施之一.基质酸化应用于砂岩地层溶解大量矿物和由于钻井、完井、生产以及修井作业带来的大量堵塞物,在大量矿物和堵塞物溶解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沉淀,这些沉淀能够降低酸化效果甚至使酸化无效.所以不是每口井酸化都有效率.酸化设计变成一个优化问题:在有效溶解矿物和堵塞物的同时使二次沉淀最小之间寻求平衡.许多模型提供了砂岩酸化设计的理论基础,两矿物模型没有考虑二次沉淀,而两酸三矿物模型只考虑了部分沉淀,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考虑所有可能沉淀的酸化模型.研究基于部分局部化学平衡理论,建立了新的酸化模型即地球化学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酸对矿物和堵塞物的溶解,而且考虑了酸化过程中二次沉淀对酸化的影响,模型可以更好的指导酸化设计.
推荐文章
诸城凹陷下白垩统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下白垩统砂岩
物源分析
诸城凹陷
水文地球化学模型研究进展
水文地球化学
模拟
地下水
暖水乡砒砂岩地球化学分类类型与物源区特征
砒砂岩
地球化学分类类型
物源区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东胜砂岩型铀矿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砂岩酸化地球化学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砂岩 酸化 地球化学 沉淀 模型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采油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7.2
字数 31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09.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立强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09 784 16.0 22.0
2 刘平礼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04 667 16.0 22.0
3 刘红现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 12 2.0 3.0
4 陈冀嵋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2 174 8.0 12.0
5 何建忠 辽河石油勘探局高升工程技术处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砂岩
酸化
地球化学
沉淀
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