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用于大鼠缺血后肢的治疗后实现血管再生的能力.方法 建立大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将取于自体的BM-MNC制成细胞悬液注射于缺血部位,分别在移植后2和30 d时行动脉造影,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内皮祖细胞(EPC),毛细血管密度以及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缺血肌组织中的EPC含量增高(P<0.01).BM-MNC移植组在移植早期VEGF表达显著增高(P<0.01).细胞移植后30 d BM-MNC移植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血管造影可见侧支循环建立.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于大鼠后肢缺血区能促进血管新生,改善侧支循环,可望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的方法 .
推荐文章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配合中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
骨髓移植
中药
下肢缺血
单个核细胞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83例
骨髓单个核细胞
自体
细胞移植
糖尿病足病
缺血性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后肢缺血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肢体缺血 干细胞移植 EPC 骨髓单个核细胞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57.7
字数 33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占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21 105 6.0 9.0
2 姜维良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49 269 9.0 13.0
3 王海涛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42 170 8.0 11.0
4 张英男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27 142 7.0 10.0
5 孙庆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23 152 8.0 11.0
6 马军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24 11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肢体缺血
干细胞移植
EPC
骨髓单个核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